明秀寺,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王郭村西北。因寺院建筑多以蓝琉璃瓦盖顶,俗
称“琉璃寺”。
明秀寺旁原有晋水支渠流经,寺中古树参天,殿宇参差,景致幽雅。寺院中殿廊前
右侧的《重修明秀寺记》所载:……引以晋水、植以宜木,高恬浪静、光月树影、
参差荡漾,所谓秋月寒潭者边。“明秀”寺名取义于此。
寺庙创建于汉朝,距今至少上千年历史,明嘉靖二十一年(公元1542年)毁于兵火
,后重建,整个寺院占地1144平方米。正殿面阔五间,进深三间,单檐歇山顶,蓝
琉璃剪边,施五踩斗栱,正殿和过殿内有彩塑13尊。正殿两山及后墙绘有佛教故事
壁画80余平方米。
现存寺院为三进院落。寺内供奉“密教五方佛”,背衬金龙盘绕五彩佛光。旁边塑
有四胁侍和二力士,都为明代泥塑作品,距今约有500年历史。这些泥塑作品雕塑
手法细腻,色彩鲜艳,雕塑及壁画精美绝伦,具有极高价值。
遗憾的是,有塑像的头、手、足都是新塑的,被盗的佛头至今下落不明。
正殿外悬挂的乾隆年间“便是西天”的匾额。右面的八行字,记述的是信士向寺院
施银的情况。最多的五两,最少的五钱,王姓居多。
天王殿下左侧有一明代嘉靖《重修明秀寺记》碑
院里几株参天的古柏和银杏
后院存放的原寺庙的物件
从后院堂前晾的衣服看,现在寺内僧人还不少。
(照片2014.9摄于太原市晋源明秀寺)
评论